1958年4月1日半坡村遗址博物馆建成开馆(2024-4-1已更新)
任务文章(作) 图已处理(译)离西安10多里的东郊沪河东岸,有一个背倚北鹿原,面临沪河水,自然环境十分优美的村庄——半坡村。大约六七千年前,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定居下来,并且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。然而,经过几千年沧海桑田的变迁,半坡村被埋进了三四米深的地下。从1954年开始,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者们经过多次的发掘和整理,才又重现了当年半坡村居民的生活景象。
半坡村遗址的总面积大约有10万多平方米,已经发掘出来的有1万平方米。这是一个氏族公社时期的村落,主要部分是居住区。居住区的东边是制陶的窑场,北面是公共墓地。
在居住区里有46座古代房屋遗迹。它们多系半穴式的,也有地面构筑的,形状分方形和圆形两种。这些残缺不全的古代房屋没有窗户,门都朝南开,每座房子的面积大约有十几、二十平方米,其建筑风格清楚的表明了我国数千年的『人』字形建筑风格和『木骨泥墙』的构筑方式正是从这里发端的。而且,特别令人惊异的是,中国传统的『宫室』形建筑,至少在6000年前就已露端倪了。
原来,半坡原始村落中的一些房屋,在屋前门道上有支撑起来的『雨篷』。在一人高的墙壁上,还有屋顶的出檐,形式恰似后世的堂屋,房子纵深的部分一隔为三,又似后来的『明间』——后室。具有前堂后室的堂屋,在商周时被称为『宫』,象形文字『宫』,就是根据古代半穴式的穹庐房屋创造的。可见,半坡村遗址中的房屋与后世的宫室风格有着密切相承的关系。
在居住区里还发现了许多农业生产工具,有石斧、石铲、石镰、骨器、陶器等700多件。另有一些粟(谷子)的朽粒,它有力地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的国家。
在制陶的窑场里,出土了大量的陶制品。当时的半坡人就是使用陶器作为生活主要用具的。我们今日使用的茶具和餐具,在半坡遗物中几乎都可觅其雏形。其中有一种叫尖底瓶的汲水用具,状如梭形,小口大肚尖底,腹部有系绳的双耳,颈下饰斜形细绳花纹。汲水时,圆筒状的瓶口便自动下沉,盛满水后用绳将尖底瓶吊出水面,滴水不漏。这说明先人们通过长期实践,对中心原理已经有所发现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。而且,半坡人的陶器中还出现了彩陶,造型逼真而又美观,堪称原始美术的杰作,陶钵的口沿上还刻有符号,共有20多种,我国文字学家认为,这些符号可能就是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。
半坡村北的公共墓地,是半坡先民的归宿之处,坑位排列得井井有序。部分墓葬有随葬品,大部分是陶制的日常用具。随葬品在女性墓中比较多,这反映了妇女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半坡村也由此给我们展示了6000年前母系氏族公社的生动景象。
为了更好的让大家了解这段历史,1958年,新中国在半坡村建立了我国第一座原始社会遗址博物馆——半坡博物馆,并于4月1日正式开馆。如今,它已经成为一座驰名中外的古人类遗址。
- 1987年12月23日北京国际电信局开通(2024-12-23已更新)
- 1949年12月2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(2024-12-23已更新)
- 1947年12月23日晶体管问世(2024-12-23已更新)
- 1906年12月23日党和国家优秀的领导人乌兰夫出生(2024-12-23已更新)
- 1888年12月23日梵高用剃须刀割下自己左耳的一部分(2024-12-23已更新)
- 1933年12月23日日本第125任天皇明仁天皇出生(2024-12-23已更新)
- 1872年12月23日李鸿章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(2024-12-23已更新)
- 2003年12月23日唐卡绘画大师夏吾才朗逝世(2024-12-23已更新)
- 1988年12月23日印度总理拉吉夫·甘地结束对我国的正式访问(2024-12-23已更新)
- 2013年12月23日“AK-47之父”卡拉什尼科夫去世(2024-12-23已更新)
Copyright © 2019-2024 shaob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19027661号-1